當前位置:首頁 » 成語故事 » 形容學習成語

形容學習成語

發布時間: 2021-03-24 22:06:12

『壹』 形容培訓學習的成語

成語有:勤學好問、孜孜不倦、廢寢忘食、學而不厭、教學相長。

一、勤學好問

1、拼音:qín xué hǎo wèn

2、釋義:勤奮學習,不懂的就問,比喻善於學習。

3、出處: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·論語》:他而今是勤學好問。(白話文:他如今勤奮學習,不懂的就問。)

二、孜孜不倦

1、拼音:zī zī bù juàn

2、釋義: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。

3、出處:西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書·向朗傳》:乃更潛心典籍,孜孜不倦,性沉。(白話文:於是又潛心典籍,勤奮不知疲倦,性格沉穩。)

三、廢寢忘食

1、拼音:fèi qǐn wàng shí

2、釋義:顧不得睡覺,忘記了吃飯。

3、出處:元·無名氏《翫江亭》第二折:你與他每日不曾離,直這般廢寢忘食。(白話文:你和他每一天不曾離開,值得這樣顧不得睡覺,忘記了吃飯。)

四、學而不厭

1、拼音:xué ér bù yàn

2、釋義:學習沒有滿足的時候,比喻非常好學。

3、出處:先秦·孔子《論語·述而》: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(白話文:默默地記住(所學的知識),學習不覺得滿足,教人不知道疲倦,這對我有什麼難的呢?)

五、教學相長

1、拼音:jiào xué xiāng zhǎng

2、釋義:教和學相互提高。

3、出處:清·阮元校刻《十三經註疏》故曰:教學相長也。(白話文:所以說:教和學是互相促進、共同提高的。)

『貳』 形容學習積極的成語有哪些

1、篤學好古

拼音:dǔ xué hào gǔ

解釋:篤學:專心好學。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。

出處: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瑜傳》:「濟陰人馬普篤學好古,瑜厚禮之。」

2、頓學累功

拼音:dùn xué lěi gōng

解釋: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,也能取得成就。

出處: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文章》:「鈍學累功,不妨精熟。」

『叄』 關於學習的成語

關於學習的成語:鍥而不舍、孜孜不倦、聞雞起舞 、鑿壁偷光、開卷有益。

1、鍥而不舍 [ qiè ér bù shě ]

【解釋】:鍥:鏤刻;舍:停止。不斷地鏤刻。比喻有恆心,有毅力。

【出自】:《荀子·勸學》:「鍥而舍之;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;金石可鏤。」

【釋義】:如果做事情不懂得堅持,那麼腐朽的木頭你都不能輕易折斷的。如果做事情能持之以恆,那麼即使是金石那麼堅硬的物體都能雕出美麗的花紋。

2、孜孜不倦[ zī zī bù juàn ]

【解釋】:孜孜:勤勉,不懈怠。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。

【出自】:《後漢書·魯丕傳》:「性沉深好學,孳孳不倦。」

【釋義】:他的性格好學有耐心,勤勉不知疲倦。

3、聞雞起舞 [ wén jī qǐ wǔ ]

【解釋】: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。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。

【出自】:《晉書·祖逖傳》:「中夜聞荒雞鳴,蹴琨覺,曰:『此非惡聲也。』因起舞。」

【語法】:連動式;作謂語;含褒義

【釋義】:當初,范陽人祖逖,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想要光復中原,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,與劉琨在同一個寢室睡覺時,夜半時聽到雞鳴,他踢醒劉琨,說:「這並不是不祥之兆。」於是起床舞劍。

4、開卷有益 [ kāi juàn yǒu yì ]

【解釋】:開卷:打開書本,指讀書;益:好處。讀書總有好處。

【出自】:晉·陶潛《與子儼等疏》:「開卷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」

【語法】:主謂式;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指讀書總有好處

【釋義】:有時因國事忙耽擱了,他也要抽空補上,並常對左右的人說:「只要打開書本,總會有好處的。」,宋太宗由於每天閱讀三卷《太平御覽》,學問十分淵博,處理國家大事也十分得心應手。

5、鑿壁偷光 [ záo bì tōu guāng ]

【解釋】: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。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。

【出自】:《西京雜記》卷二:「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。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」

【釋義】:匡衡字稚圭,勤奮好學,但家中沒有蠟燭(照明)。鄰居家有蠟燭,光線卻照不到他家,匡衡就(在牆上打洞)鑿穿牆壁引來鄰居家的燭光,把書映照著光來讀。

『肆』 形容善於學習的成語

不恥下問---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,而不覺得不好意思。
不恥相師---不以互相學習為恥。
不愧下學---愧:慚愧。不恥下問,虛心向地位低的人學習
不求甚解---只求知道個大概,不求徹底了解。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、不深入。
不知肉味---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,因而辨不出肉味。後形容專心學習,吃東西辨不出味道。也形容生活困難,無肉可吃。
不足為法---足:值得;法:效法。不值得學習、效法
車在馬前---大馬拖車在前,馬駒系在車後,這樣,可使小馬慢慢地學拉車。比喻學習任何事物,只要有人指導,就容易學會。
春誦夏弦---指應按季節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。後泛指讀書學習
刺股懸梁---形容刻苦學習。
獨學寡聞---獨學: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。獨自學習,無人切磋,則孤陋寡聞。形容孤偏鄙陋,見聞不多。
篤學好古---篤學:專心好學。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。
斷織勸學---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後比喻勸勉學習。
鈍學累功---〖解釋〗鈍:遲鈍,笨拙;累:積聚。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,也能取得成就。
頓學累功---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,也能取得成就。
多歧亡羊---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。比喻事物復雜多變,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。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。
奪胎換骨---本為道家語,指奪人之胎以轉生,易去凡骨為仙骨。後比喻學習前人不露痕跡,並能創新。
發憤忘食---努力學習或工作,連吃飯都忘了。形容十分勤奮。
廢寢忘餐---忘記了睡覺,顧不得吃飯。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、學習。
浮光掠影---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,一晃就消逝。比喻觀察不細致,學習不深入,印象不深刻。
鶻侖吞棗---把棗子整個兒吞下,不細嚼辨味。常比喻在學習上食而不化,不加分析。
邯鄲學步---邯鄲:戰國時趙國的都城;學步:學習走路。比喻模仿人不到家,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。
漢人煮簀---漢:漢中地區,在今陝西省。簀:席子,此指竹席子。漢中有個人把家裡床上的竹席子當作竹筍來煮著吃。比喻僅靠膚淺的知識去生搬硬套而不認真學習真知的荒唐行為。
好學不倦---喜歡學習,不知疲倦。
鴻鵠將至---鴻鵠:天鵝。指學習不專心。現表示將有所得。
胡服騎射---胡: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。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,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、射箭等武藝。
繼晷焚膏---繼:繼續,接替;晷:日光;膏:油脂,指燈燭。點燃蠟燭或油燈接替日光照明。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。
敬業樂群---專心學習,和同學融洽相處。
居安資深---形容安心學習,造詣很深。
據鞍讀書---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。後多形容學習勤奮。
開華結果---比喻修養、學習、工作等有了成績,取得效果。
抗顏為師---抗顏:不看別人臉色,態度嚴正不屈。為師:為人師表。不為他人所制約,不為潮流所左右,這種意志堅定的人可以作為學習的榜樣。

『伍』 關於學習有關的成語

精進不休、百尺竿頭、持之以恆、堅持不懈、自強不息
一、精進不休
白話釋義:專心努力上進;休:停止。指人不停追求進步。
朝代:現代
作者:木馬晨君
出處:《追求》:刻苦,沉著,精進不休。
翻譯:於是又潛心典籍,勤奮不知疲倦
二、百尺竿頭
白話釋義: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。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,或學問、事業有很高的成就。
朝代:唐
作者:吳融
出處:《商人》詩:「百尺竿頭五兩斜,此生何處不為家。」
翻譯:百尺竿頭五兩斜,這一生什麼地方不可以為家。
三、持之以恆
白話釋義:長久地堅持下去:努力學習,持之以恆。
朝代:宋
作者:樓鑰
出處:《攻媿集·雷雨應詔封事》:「凡應天下之事;一切行之以誠;持之以久。」
翻譯:凡是應天下之事;一切行之以誠;長久地堅持下去
四、堅持不懈
白話釋義:堅持到底,一點不鬆懈。
朝代:民國
作者:趙爾巽
出處:《清史稿·劉體重傳》:「遇大雨;賊決河自衛。煦激勵兵團;堅持不懈;賊窮蹙乞降;遂復濮陽。」
翻譯:遇到大雨;賊決黃河保護自己。轉動激勵兵團;堅持不鬆懈;賊兵走投無路乞求投降;於是又濮陽。」
五、自強不息
白話釋義:「君子以自強不息。」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。息:停止。
朝代:西周
作者:姬昌
出處:《周易·乾》: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」
翻譯: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,君子應剛毅堅卓,發憤圖強

『陸』 形容學習的詞語

質疑辨惑、排來憂解難、源發蒙解惑、授業解惑、解疑釋惑。

一、質疑辨惑

白話釋義:指提出疑問,請人解答並加以研究、辨析。

出處:《道南源委》卷三:「後與李公呂質疑辨惑,造諧益深。」
朝代:明

作者:朱衡

翻譯:後來和李公呂提出疑問,造詣還是十分深的。

二、排憂解難

白話釋義:排除憂慮,解除危難。

出處:1989.1.3:「進一步發揮輿論作用,為群眾盡力排憂解難。」
朝代:近代

作者:《文匯報》

三、發蒙解惑

白話釋義:發蒙:啟發蒙昧;解惑:解除疑惑。指啟發開導,脫離蒙昧,解除疑惑。

出處:《七發》:「故曰發蒙解惑。」
朝代:漢

作者:枚乘

翻譯:所以就會說脫離蒙昧,解除疑惑。

四、授業解惑

白話釋義:傳授學業,解除疑難。

出處:《師說》:「師者,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。」
朝代:唐

作者:韓愈

翻譯:老師就是傳授學業,解除疑難的人。

五、解疑釋惑

白話釋義:解:解釋;釋:消除。解答疑難問題,消除困惑情緒。

出處:《薦禰衡表》:「解疑釋結,臨敵有餘。」
朝代:漢

作者:孔融

翻譯:解答疑難問題,消除困惑情緒,臨敵的時候也是十分有餘的。

『柒』 關於努力學習的成語

努力學習的成語有很多,比如:發憤忘食 ,廢寢忘食 ,分秒必爭 ,雞鳴而起, 磨穿鐵硯 等。
一:發憤忘食[ fā fèn wàng shí ]
詳細解釋
1. 【解釋】:努力學習或工作,連吃飯都忘了。形容十分勤奮。
2. 【出自】:《論語·述而》:「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雲爾。」
二:廢寢忘食[ fèi qǐn wàng shí ]
詳細解釋
1. 【解釋】:廢:停止。顧不得睡覺,忘記了吃飯。形容專心努力。
2. 【出自】:《列子·開瑞篇》:「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,身亡所寄,廢寢食者。」南朝·齊·王融《曲水詩》序:「猶且具明廢寢,昃晷忘餐。」
三:分秒必爭[ fēn miǎo bì zhēng ]
詳細解釋
1. 【解釋】:一分一秒也一定要爭取。形容抓緊時間。
2. 【出自】:《晉書·陶侃傳》:「常語人曰:『大禹聖者,乃惜寸陰,至於眾人,當惜分陰。』」
四:雞鳴而起[ jī míng ér qǐ ]
詳細解釋
1. 【解釋】:雞叫時就起床。形容勤奮不怠。
2. 【出自】:《孟子·盡心上》:「雞鳴而起,孳孳為善者,舜之徒也。」
五:磨穿鐵硯[ mó chuān tiě yàn ]
詳細解釋
1. 【解釋】:把鐵鑄的硯台都磨穿了。比喻讀書用功,有恆心。
2. 【出自】:宋·陸游《寒夜讀書》詩:「韋編屢絕鐵硯穿,口誦手抄那計年。」

『捌』 形容學習學習的成語

【成語】: 學而不厭
【拼音】: xué ér bù yàn
【解釋】: 厭:滿足。學習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。
【出處】: 《論語·述而》:「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」
【成語】: 學以致用
【拼音】: xué yǐ zhì yòng
【解釋】: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。
【出處】: 李新《為有源頭活水來》:「要結合實際工作和革命斗爭的需要來學,學以致用,並且勤學苦學。」

『玖』 形容認真學習的成語

1、牛角掛書 [ niú jiǎo guà shū ]
比喻讀書勤奮。

出 處
《新唐書·李密傳》:「聞包愷在緱山,往從之。以蒲韉乘牛,掛《漢書》一帙角上,行且讀。」
2、懸梁刺股 [ xuán liáng cì gǔ ]
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記載,蘇秦「讀書欲睡,引錐自刺其股。」《太平御覽》卷三六三引《漢書》說孫敬好學,「晨夕不休,及至眠睡疲寢,以繩系頭,懸屋樑。」後用「懸梁刺股」形容刻苦學習。股:大腿。

出 處
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:「(蘇秦)讀書欲睡,引錐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東漢·班固《漢書》:「孫敬字文寶,好學,晨夕不休。及至眠睡疲寢,以繩系頭,懸屋樑。」
例 句
清·李漁《比目魚·贈行》:「我~年復年,把銅雀磨穿。」
3、勤學苦練 [ qín xué kǔ liàn ]
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

出 處
秦牧《秘訣》:「他的兒子聽後,再不敢妄圖僥幸走上捷徑,經過真正的勤學苦練,終於也成為書法家。」
例 句
他的兒子聽後,再不敢妄圖僥幸走上捷徑,經過真正的~,終於也成為書法家。
4、全神貫注 [ quán shén guàn zhù ]
全副精神高度集中。

出 處
錢鍾書《圍城》:「人事太忙;不許我們全神貫注;無間斷地專懷念一個人。」
例 句
小明轉過頭去~地望著黑板。
5、專心致志 [ zhuān xīn zhì zhì ]
形容一心一意,聚精會神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「不專心致志,則不得也。」 致:盡,極。志:志向,志趣。

出 處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「今夫弈之為數;小數也;不專心致志;則不得也。」
例 句
學習要~,不能心不在焉。

熱點內容
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:2024-12-28 12:02:02 瀏覽:943
結婚用成語 發布:2024-12-28 11:47:38 瀏覽:152
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:2024-12-28 11:30:04 瀏覽:96
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:2024-12-28 11:18:34 瀏覽:904
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:2024-12-28 10:10:20 瀏覽:450
耒陽故事 發布:2024-12-28 10:07:14 瀏覽:381
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:2024-12-28 10:01:42 瀏覽:675
狼羊成語 發布:2024-12-28 09:53:02 瀏覽:438
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:2024-12-28 09:53:00 瀏覽:601
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:2024-12-28 09:43:20 瀏覽:241